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城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电信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土地出让合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国家规范要求,现将《龙8的官网是多少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1-2025年)》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21年-2025年
规划期分为近期和中期:近期为2021-2022年,中期为2023-2025年。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龙8的官网是多少行政管辖范围所有区域,包括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靖西市、平果市,总面积36300平方千米。
三、规划对象
本次规划的对象分为无线和有线两部分。无线部分主要为无线通信基站,分为宏站、室分。
有线部分主要为通信机房、通信管道、通信光缆、光缆交接箱、通信杆路;其中,通信机房又可分为核心机房、汇聚机房、综合接入机房。
四、规划任务
(一)将通信光缆、机房、基站、管道线路等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是《城乡规划法》、《电信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是落实宽带广西战略行动计划和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保障,是我区经济社会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客观需求。
(二)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为正确引导通信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依法保障通信基础设施的规范建设和安全运行,促进通信事业蓬勃发展。
五、通信机房规划思路及原则
(一)规划思路
(1)通信机房规划坚持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同时,满足网络安全性要求,在规划过程中综合考虑各家运营商对于机房位置及机房面积的需求。
(2)以光纤接入技术作为通信机房规划基点,综合地块用地性质及用户分布考虑机房覆盖范围和机房面积。
(3)通信机房规划用地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能满足各方对网络资源和电力资源的需求,同时避开高压走廊。
(4)龙8的官网是多少通信机房规划遵循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策略进行规划:
1)对于新建区域,以运营商需求为依据,对机房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机房点位、占地、空间等需求均优先考虑多家运营商合设。
2)对于已建成区域,根据运营商对于区域内机房的需求进行统筹规划;若机房空间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优先考虑对原有机房扩建(如加盖多层、扩租扩建等),其次,考虑择址建设,建设思路参考新建区域。
(5)规划期内结合控规规划图,对规划区域内的通信机房进行规划,重点围绕汇聚机房、综合业务接入机房(OLT设备、BBU设备集中设置的大型收敛型接入机房)。
(6)由于5G对机房的供电需求影响较大,新建机房考虑以“直供电”的方式引入市电,原有机房以“转供电”的方式,后期考虑“转改直”方式引入。
(二)规划原则
(1)规划必须符合通信行业的有关技术体制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环保、节能、消防、抗震、国防、人防等有关要求。
(2)通信机房规划应坚持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规划面积应充分考虑多家运营商的需求。
(3)通信机房规划应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建设安排应紧密结合市政建设进度。
(4)综合考虑当前业务和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合理规划节点布局。
(5)功能定位要符合其在通信网中的地位,做到层次分明,连接顺畅,形成层次化的局点关系和有区域特色的服务区域概念,满足综合业务发展需求。
(6)新建重要机房原则上不少于2个出局路由方向,由于各运营商对管道路段单面需求不同,新增机房可预留出局双路由管道需求。
六、通信管道规划思路及原则
(一)规划思路
规划期内应结合城中村拆迁、改造,道路改扩建,以此为契机,完善管道网络的覆盖及连通性,为龙8的官网是多少打造全光网的智慧城市夯实基础。
(1)通信管道规划坚持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统一规划、共同使用、统一管理,在规划过程中统筹考虑近期和中远期各家运营商及其他信息化应用对于管道容量的需求。按照龙8的官网是多少现行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2)以运营商需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道路周边市政用地情况、土地使用性质、市政道路等级、通信机房分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置管孔容量,提升管道的利用效能。
(3)本期应重点围绕龙8的官网是多少城区密集区、管道资源稀缺区域,结合机房布局和城市规划进行层次化道路管道网布局。
(4)跟随龙8的官网是多少城市建设发展,结合各运营商业务需求,适当超前建设通信管道。
(5)密切跟进龙8的官网是多少道路建设进度,推进管道网络敷设,避免二次开挖造成的浪费。
(6)龙8的官网是多少通信管道规划遵循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策略进行规划:
1)对于新建区域,以运营商需求为依据,以管孔容量模型为参考,根据不同道路类型规划管孔容量。
2)已建成区域,对于未有管道资源覆盖的老城区、城中村,结合业务需求及缆线入地需求规划管孔容量;对于已有管道资源覆盖的区域,按照新建区域的方法测算管孔容量,核实校对与现网管道容量的差距,若需求容量大于现网容量,规划考虑按照需求容量建设管道,工程实施时应结合扩容工程的难易程度,决定是否实施扩容;已建设区域管道工程实施年份结合市政道路规划及旧城区改造时间综合考虑;
(7)规划期内结合控规规划图,对规划区域内的主干、次干、支路管道进行规划。
(二)规划原则
通信管道建设应贯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从统筹规划入手,兼顾近期与中远期,合理控制管道建设规模及单位造价,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1)通信管网以城市市政规划为依据,以快速道、主干道构建管道骨架,由快速道、主干道向次干道辐射,再由次干道向支路传递,最终形成连通度、管道容量合理的管道网络。
(2)通信管道规划要充分考虑通信机房局所设置、用户分布、地块连通度及等因素,结合光缆化的发展,制定管道网的总体规划。规划中重点考虑主干及次主干道路建设。
(3)局部的管道建设应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应尽可能结合市政建设,依据业务需求及投资规模,分步骤安排管道的建设,对于重点区域的管道建设应适当超前。
(4)通信管道容量配置应以沿途覆盖用户性质及用户数量为测算依据,考虑各种信息业务的长远需求,并适当留有余量。
(5)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合理控制管道建设规模及单位造价,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6)管道规划应充分考虑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当前接入网正面临从传统的铜缆接入网向光纤接入网的演进,管道建设应结合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引入,适当控制管道建设的规模,降低工程投资。
(7)通信管道规划应考虑到运营商施工、维护的便捷性以及光缆网络的安全性,应采用同沟不同孔进行管道容量的规划。
(8)对于已建管道,不能满足规划需求的结合工程实施难易程度可采取扩建或加排管孔方式进行建设。
七、通信光缆规划思路及原则
(一)光缆规划
1.规划原则
光缆规划应从“全程全网”的方向进行规划,涉及用地选址时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本期结合控规规划图,分析地块规模、用户分布以及运营商的需求规划出覆盖规划区域的目标光缆网络。
本期规划将提出目标光缆网的结构和组网方式,各层光缆规划应从拓扑结构、光缆容量、物理路由、敷设方式等几方面内容考虑。规划期内重点规划接入层主干(含)以上光缆方案,接入层配线光缆、引入光缆与具体建筑物分布、实际业务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期规划暂不考虑。整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2.规划原则
(1)前瞻性
本地光缆网不仅考虑业务需求,还应根据不同网络层次、业务发展及覆盖区域,确定光缆网的中期容量和覆盖规模,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管道资源。
(2)独立性
本地光缆网的发展在考虑业务需求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网络的特点独立地发展。由于市场、技术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业务网对光缆网需求长期处于动态不确定的状态,因此对光缆网的结构、容量影响很大,光缆网的独立性是要基于业务、技术发展,又超越业务、技术发展,通过对网络目标、业务的宏观判断、预测,结合光缆网自身特点,统筹全业务运营下的光纤需求趋势,规划各层面的光缆路由、节点,进行网络预覆盖的计划。
(3)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统一规划:光缆网络是各业务网的基础,需统筹考虑技术、网络、光缆网现状、机房、管道等情况,统一规划,满足各业务网需求。
分步实施:光缆网建设应以规划的光缆网结构、容量为基础,根据业务需求、市政规划、战略投资、网络安全优化等分步实施。由于基站、宽带、电视、商企客户接入、光进铜退等引起的接入主干环以上光缆网建设,必须严格按规划光缆结构、容量建设。
(4)分层分区规划
光缆网应充分考虑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用户密度、业务发展策略等因素,统筹考虑各层面和移动、固网宽带、商企客户等接入需要,分层分区进行网络规划。
光缆网应按垂直分层、水平分区的原则进行。逐步完善核心、汇聚、接入层的清晰层次架构。水平分区原则上应依据地理状况、商业楼宇、办公楼、住宅小区、村镇等,将覆盖区域细分为多个综合业务接入区进行统筹规划,并逐步实现基于街区的网格化管理。
(二)光交箱规划
1.光交箱的设置要求
(1)光缆交接箱的安装位置应接近用户分布中心,方便主干光缆和配线光缆、接入光缆的敷设。
(2)光交接箱可采用落地式、壁挂式或架空方式安装, 应优选公共绿地或靠近其他公共弱电设施等稳健地带安装,落地式光交接箱应争取与市政管道工程同步施工。与附近人(手)孔之间管孔数应为3~6孔等效Φ110标准孔为宜。
(3)光交接箱容量应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按终期的最大需求选择相应的设备,考虑到报建建设和将来扩容等困难,在城区主干光交容量应不小于576芯,配线光交容量应不小于144芯,乡镇或农村应因地制宜地选用144芯、288芯或576芯容量。不同光交箱参考尺寸如下:
144芯光交尺寸:1030mm* 550mm*320mm(长*宽*深),占地面积约0.22㎡;
288芯光交尺寸:1450mm* 750mm*320mm(长*宽*深),占地面积约0.29㎡;
576芯光交尺寸:1550mm* 750mm*620mm(长*宽*深),占地面积约0.56㎡。
1152芯光交尺寸:1550mm* 1500mm*620mm(长*宽*深),落地式占地面积约2.5㎡。
(4)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光缆交接功能纳入汇聚机房或者小区接入机房内,具备光缆交接功能的机房可相应增大建筑面积。
2.光交箱的设置原则
新建光交用地选址时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优先选取开放的路边小区、单位、绿地等进行建设,或尝试在建设用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内设置光交,以及替代地埋式机房等新方式。如需在路口建设光交的,应设在分叉路口和业务较为集中的地方,道路路口应预设计过路顶管,同时每隔500米左右应设计过路顶管,方便后期业务点接入至光交。在规划光交位置时,应以深度覆盖为目标,达到客户接入距离短,响应快,质量优。光交接箱布局以所在区域的用户密度合理地设置。光交接箱设置常会受到市政建设、城市发展的影响而出现搬迁,从安全风险过于集中和城市景观的考虑,单个光交接箱的容量和规格尺寸不宜过大。
(三)杆路规划
1.杆路规划思路
架空线路在现代化城市中已被地下管道网所代替,但在广阔农村本地网通信线路,还是依靠架空杆路来支撑通信线路。虽然架空光(电)缆受外力破坏因素大,特别是台风、洪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区域,架空杆路的受灾影响较大,虽然不够安全,也不美观,但架设简便,可重复附挂少量的通信线路,建设周期短,光缆开口方便,维护便捷,费用相对较低。在敷设地下光(电)缆困难的地方仍然广泛采用。也适用于道路规划未定,投资或器材的限制,又急需通信线路临时性开通的区域也可采用架空杆路的条件。
2.杆路规划原则
新建架空杆路、应考虑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需求,既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又要适应用户业务需要保证使用安全,统筹规划,联合共建,资源共用。同一路由不宜重复建设。
(1)新建架空杆路用地选址时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2)杆路路由及其走向必须符合城市建设规划要求,顺应街道形状自然取值、拉平。
(3)通信杆路与电力杆路一般应分别设立在街道的两侧,避免彼此间的往返插入,确保安全可靠,符合传输要求,便于施工及维护。
(4)新建架空杆路应考虑足够的防抗台风措施,以及考虑杆路因故障倒杆后不能影响到路面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
(5)杆路应尽量减少跨越仓库、厂房、民房;不得在显目的地方穿越广场、风景游览区及城市预留建筑的空地;
(6)杆路的任何部分不得妨碍必须显示的公用信号、标志以及公共建筑物的视线;
(7)杆路在城市中应避免用长杆档或飞线过河,尽量在桥梁上支架或采用介入光缆线路从桥上通过;
(8)工程线路路由上已建有电信杆路并有空余位置可以满足光(电)缆的加挂要求时,原则上不另外新建杆路;原杆路上已无空余位置或建筑强度不能满足再增加光(电)缆负载时,也应尽量通过技术改造来满足再挂光(电)缆的要求;
(9)通信杆路规划应符合《GB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八、通信基站规划要求
(1)移动通信基站选址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移动通信基站宜采用小型化、隐蔽化的建设方案,应符合城市景观及市容、市貌要求,并与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充分考虑和谐方面,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2)移动通信基站选址需综合考虑管线资源分布,便于传输管线资源进出;尽量选址交通便利区域,便于日常维护;
(3)站址选择必须满足安全要求,确保网络设备运行的安全,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散发有毒气体、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或者容易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设置;
(4)基站不宜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和具有电焊设备、X光设备或生产强脉冲干扰的热合机、高频炉的企业或医疗单位附近设置;
(5)鉴于5G基站所使用的频段与3000-5000MHz频段卫星地球站、700MHz频段广播电视等无线电台(站)存在同频或邻频关系,极易发生电磁干扰。在5G基站设置使用前,应按照国家有关5G基站协调要求和协调区半径范围开展有效协调,尽量避开《保护台站清单》里的站点;
(6)网络基站布局尽量符合蜂窝网的结构,充分考虑覆盖面等方面;
(7)城区站址选择应考虑无线小区话务量分布,站址应设置在需覆盖区域的中心,以保证话务较均衡地分配到基站的各个扇区;
(8)所选站址应能满足规划中确定的建站目的;
(9)站址选在非电信专用房屋时,应根据基站设备重量、尺寸及设备排列方式等对楼面荷载进行核算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10)站址宜选在有适当高度的高层建筑、高塔和可靠电源可利用的地点(一般无线天线塔高为35米及以下),如果建筑物的高度不能满足基站天线高度要求时,应在屋顶设塔或地面立塔,优先选择在路边空地、广场和公共绿地内,同时还需要考虑GPS天线的安装位置;
(11)明确基站建设目的,基站附近没有影响周围基站基本覆盖目标的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应保证150米内,拟定天线指向各30度方向无建筑物的阻挡,GPS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上方90°范围内应无建筑物遮挡。同时,GPS天线安装位置应高于其附近金属物一定距离,以避免干扰;
(12)郊区基站应避免选在雷击区,如出于覆盖目的在雷击区建设的基站,应符合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做好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13)远离高压线等危险物,市区基站距离高压线路等危险物不得低于30米;郊区、县城基站距离高压电线路等危险物不得低于50米。同时均应该满足倒塔距离(即含避雷针塔高+5m);
(14)避开军用光缆、输油管道、燃气管道等市政管廊,满足管道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防护隔离要求;
(15)基站站址应选择在不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处于河道附近的选址应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年修正版)相关规定,安全间距不小于堤防工程保护宽度的下限;
(16)当基站需要设置在飞机场附近时,需考虑机场周边及延长线上导航台、定向台干扰问题,其天线高度应符合机场净空高度要求,详细参考GB6364-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之2.7和3.6章节内容,并且需经相关部门批准;
(17)当基站需要设置在铁路附近时,原则上应该满足倒塔距离(即含避雷针塔高+5m),在现场条件不具备且无其他备选站址的情况下,经铁路管理机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及设计单位确认,可低于倒塔距离建设,但需采用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最小距离要求应该满足《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规定;
(18)基站与加油加气站的安全距离与加油加气站类型有关,详细参考《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4.0.4到4.0.10节中关于架高通信线与加油站和加气站的距离规定,原则上其安全距离满足倒塔距离(即含避雷针塔高+5m);
(19)基站选址宜避开电磁辐射敏感建筑物,在无法避开时,基站的发射天线水平方向30米范围内,不应有高于发射天线的电磁辐射敏感建筑物,如学校、幼儿园等;基站选址应尽量考虑公用设施,以减少居民对基站建设的投诉。
(20)当基站需要设置在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和属于国家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等附近时,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章第十三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外建设。
2.基站设置引导
节约用地原则,楼面站优先,优先利用周边行政办公、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稳定建筑物楼顶设置基站。
土地未出让区:建议将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土地出让条件,以基站点位为中心50米内规划设计建筑物的,应遵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代拟稿)同步设计移动通信基站基础设施。
已出让或建成区点位周边有足够公共绿地的:设置在公共绿地。
已出让或建成区点位周边无足够公共绿地的:建设方自购或租用房屋建设楼面站。
楼面站站址选择排序,优先级由高到低顺序为:利用原有塔桅、政府机构办公建筑、行政事业单位建筑、国企建筑、市政共用设施建筑、交通设施建筑、工业仓储建筑、商业办公建筑、酒店宾馆、新建居住建筑、现状居住建筑;
地面站站址选择顺序,优先级由高到低顺序为:沿城市道路绿化带、道路红线内的绿化分隔岛、城市公园广场、道路沿线的路灯和监控杆、其他用地内的开敞空间;
基站允许的偏移距离:本规划的基站站点仅为站点理论位置,实际勘察设计的基站位置可能会由于施工困难、选点困难、业主要求等情况变更,即因客观因素导致规划的基站站点无法落地,但是两者的位置偏差应该保持在与周边基站站间距的10%~15%以内,即规划基站站点的偏移距离不应大于基站覆盖半径的1/4;变更需事先征得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的同意,并上报规划建设主管部门。
3.微站设置引导
优先利旧现有路灯、公安监控杆、交通监控杆、广告牌等社会杆塔;如果不满足需要考虑改造或新建,新建杆塔需符合“多杆合一”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建议一处灯杆布置不小于两家运营商,并采用对称布置,尽量减少其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影响,实际建设根据现有路灯杆塔承载情况做调整。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道路微站和地块内微站分别按如下选择排序选址:
道路微站站址选择排序,优先级由高到低顺序为:城区主干道、次干道、快速路、支路、商业街、步行街、居民小区道路、县道、省道、国道、老城区巷道。
地块内微站站址选择排序,优先级由高到低顺序为:城中村、高层小区、工业园区、市民广场、游乐场、体育场、车站码头广场、市区公园、旅游景区。
4.基站高度取定原则
无线网络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基站之间覆盖范围的一致性,这样既能留有一个调整相互范围以均衡负荷的空间,又能够有利于频率规划等其他方面。所以,在同样一片区域中,通过控制站高的一致性而达到覆盖范围的相对均衡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站高的取定上有以下三个原则:
(1)与周围站高的一致性原则:新建站点的站高需要尽量保持在与其他基站同一个水平线的高度。
(2)总体来说,龙8的官网是多少规划城区站高应该保持在25及米以下(特殊情况允许35米及以上),规划乡镇的高度可以在35米左右。
(3)严格控制超高站(站高大于50m或高于周边建筑物15m)、超低站(站高低于15m)、阻挡站(扇区正对方向50米内有明显障碍物)。
5.基站塔桅规划原则
5G塔桅建设应优先考虑存量站址,积极统筹社会资源的利用、同时兼顾拓展业务的需求,节省建设成本,主要建设原则如下:
(1)基站塔桅规划用地选址时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2)结合网络覆盖需求及资源清查结果,结合塔桅建设难易程度,主动对接电信企业,引导和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
(3)对共享改造难度大或无法共享改造的站点,应与电信企业提前沟通,采取可用资源高低结合多样化手段综合解决或新建方式满足覆盖需求。
(4)采取新建方式时,要优先考虑利用社会资源,变“社会塔”为“通信塔”。微站及综合解决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优先考虑利用社会资源。
(5)对确需新建塔桅,按下列规定进行选型设计:
1)标准塔型的选择应依据天线挂高、天线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塔型、平台形式、平台数量及平台间距,达到设计方案最优化。
2)铁塔选型应在满足客户当期需求的前提下,适当考虑业务发展的需求。
3)对于楼面塔桅的建设,需要对原楼面结构进行评估或鉴定,在满足建筑结构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再进行建设。
4)塔桅选取应符合当地基本风压及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5)各类典型场景的塔桅选型如下:
塔桅分类 | 典型场景 | 推荐塔型 |
地面塔 | 郊区、县城、乡镇农村、铁路沿线等对景观要求较低、易于征地的区域。对于有一定景观需求的区域,外部相关单位无反对的情况下,也可采用。 | 三管塔 |
城区、居民小区、高校、商业区、景区、郊区、工业园区、铁路沿线等有一定景观需求且无法建设三座塔的区域。 | 单管塔 | |
地面塔 | 城市广场、体育场馆、公园、景区等有很高景观需求的区域。 | 灯杆景观塔 |
重点市政道路两侧等有景观需求、且天线挂高要求低的区域。 | 简易路灯杆塔 | |
公园、景区等有特殊景观需求区域。 | 景观塔、仿生树 | |
网络优化,快速覆盖区域;局部热点,扩容补盲区域;居民阻挠,疑难站点区域;城区改造,拆迁施工区域;管线密布,不可开挖区域;应急通信,信号保障区域;市政规划,临时覆盖区域。 | 塔房一体化 | |
楼面塔 | 密集市区、县城等对景观化要求低、对天线挂高要求低的区域。 | 楼面抱杆 |
密集市区、县城等有一定景观需求的区域。 | 美化天线 |
6.基站用地标准原则
通信基站中,宏站的地面站应考虑用地需求,宏站的楼面站、地面灯杆微站暂不考虑用地需求。
地面站的用地主要包括机房用地和铁塔用地。根据行业标准,多家运营商共享时,普通基站机房用地按15至20平方米预留,一体化机柜用地按4至6平方米预留;铁塔用地根据塔型而不同,不同类型铁塔用地如下表所示。
铁塔占地面积一览表
类型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角钢塔 | 7×7 |
三管塔 | 4×5 |
单管塔、景观塔 | 4×4 |
根据典型建设场景测算,本规划中,一体化机柜+景观塔场景占地面积约为20至22m2(4家共享);普通机房+景观塔场景占地面积约为31至36m2(4家共享)。
九、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1.通信机房规划
根据龙8的官网是多少汇聚机房全覆盖需求和龙8的官网是多少综合接入机房全覆盖需求、以及龙8的官网是多少规划区域机房现状,龙8的官网是多少规划区域机房现状,规划区域共新增通信机房176个,工程建设完成后规划区通信机房将达到423个。
2.通信传输管道规划
根据各电信企业传输管道新建需求统筹规划,本规划新建传输管道2162.5公里。
3.通信光交箱规划
根据规划原则,结合龙8的官网是多少辖区控制性规划区域以及实际情况、用户分布特征,同时为将来的网络安全和发展考虑预留足够扩容空间,规划主干光交节点主要采用576芯大容量光交接箱,规划期内计划建设496个。
4.通信杆路规划
根据业务发展需求,龙8的官网是多少辖区规划期内拟共新建通信杆路6304. 3公里。
5.通信室外基站规划
2021-2025年规划期内规划建设基站共计18584个。其中:改造现网站点8378个,新建站点9941个,覆盖高速路站点70个,覆盖高铁站点195个。
6.通信室内分布基站规划
室分规划建设共计1857个(物理站址),其中改造共址现网站点1335个。
关联文件: